
这幅图片的创作灵感来自《出埃及记》第三十四章,描绘了摩西带着新刻的石板从西奈山下来的场景。摩西在与神对话后,面部发光,显出神圣的光芒,反映了与神的约重新确立。他坚定地握着石板,脸上带着敬畏和庄严的责任感。背景是晨光下的崎岖西奈地形,象征着新的开始和信仰的恢复。山脚下,以色列人以崇敬和惊奇的目光注视着,认识到这一刻的重要性和对神律法的重申承诺。
1. 出埃及记第三十四章讲的什么?
《出埃及记》第三十四章主要描述了摩西第二次上西奈山接受石版的律法。在这一次的神遇中,神重新刻写了十诫于新的石版上,因为第一对石版在以色列人造金牛犊时被摩西摔碎了。此外,神与摩西重新确认了他与以色列人之间的约,并对摩西宣称了他的名字和性质,表明他是富有怜悯、恩典的神。章节还包含了神对以色列人的一些具体要求,如守节日、禁食酵母等,并禁止与当地民族结盟或采用他们的风俗。
2. 出埃及记第三十四章比较重要的经文
- 第6-7节: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 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这段经文揭示了神的本性和对人类罪行的看法。
- 第28节: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 这强调了摩西与神之间的亲密交流和十诫的重要性。
3. 出埃及记第三十四章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一章向我们展示了神的恩典和怜悯,即使在人类不断犯错的情况下,神仍旧愿意与人重新立约。神的本性和他对忠诚的要求通过他与摩西的对话被清晰地表达,这教导我们神期望我们怎样回应他的爱和指示。
此外,通过摩西的经历,我们可以学到,领袖需要在神和人之间充当中介的角色,不仅要向人传达神的旨意,也要为人民的罪向神求情。这一点对今天的基督徒领袖尤为重要,强调了在领导和服事中应有的谦卑和对神话语的顺服。
最后,神对节日的指令和与异族的关系指南,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圣洁,避免世俗化,坚持独特的身份和敬虔的生活方式,以此荣耀神。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