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图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出埃及记》第二章,描绘了法老的女儿在尼罗河河边的芦苇中发现婴儿摩西的情景。画面设置在古埃及,河岸两侧生长着茂密的芦苇,法老的女儿身着精美的埃及服装,正伸手去拿含有婴儿摩西的篮子,而她的侍女们站在旁边。平静的河水反射着晨光,为场景增添了一种宁静和希望的感觉。这一图像捕捉了摩西被救的关键时刻,以及摩西与埃及王室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情节。

目录

1. 出埃及记第二章讲的什么?

《出埃及记》第二章主要讲述了摩西的出生、成长和最终逃离埃及的故事。在埃及法老下令杀死所有希伯来男婴的背景下,摩西出生于一个希伯来家庭。为了保护他,摩西的母亲把他放在一个防水的篮子里,藏在尼罗河边的芦苇中。后来,法老的女儿在河边发现了他,并将他带回宫中抚养成人。摩西长大后,因为无法忍受希伯来人受到的虐待,他杀死了一个虐待希伯来人的埃及人。事发后,摩西逃到米甸,那里他帮助了七个女子,并最终娶了其中一位名叫西坡拉的女子。

2. 出埃及记第二章比较重要的经文

  • 第10节:孩子渐长,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 第11节至12节:后来摩西长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看他们的重担,见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的一个弟兄。12他左右观看,见没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里。

3. 出埃及记第二章给我们什么启示?

出埃及记第二章展示了摩西复杂的身份和他对社会不公的反应。他虽然在埃及王室中长大,但他的希伯来血统和对同胞的同情驱使他采取了行动。这提示我们,即使身处舒适的环境,也不应忽视或容忍不公正的行为。

此外,摩西的行动表明,正义的追求可能会带来个人风险,但这是形塑历史和驱动变革的必要部分。摩西的故事鼓励我们在面对不公时勇于站出来,即使这可能导致个人牺牲。同时,这也是一个关于身份和归属感的故事,教会我们即使在异乡也要寻找和保持自己的根和身份。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