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圣经》撒母耳记上第九章,描绘了扫罗寻找他父亲丢失的驴子,这一过程引领他遇见撒母耳的场景。画面捕捉了扫罗——一个高大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他与一个仆人一起在本雅悯的丘陵地带漫游。地形崎岖,强调了他们所进行的漫长而艰难的旅程。在远处可以看到撒母耳的剪影,象征着他们路径即将交汇的关键时刻,为扫罗未来成为王的命运铺垫。画风逼真,突出了古以色列乡村的自然美景和围绕扫罗旅程的命运感。

目录


一、《圣经》撒母耳记上第九章讲的什么?

核心主题:扫罗为找父亲走失的驴,意外遇见撒母耳,神指示撒母耳立他为以色列王的预备

在前一章(第8章)里,以色列百姓已经强烈要求立王,神让撒母耳顺从他们的请求。第9章则描述了神如何借着一件看似“偶然”的事件——扫罗寻找丢失的驴子,引导他与先知撒母耳相遇,开始了扫罗被神拣选为以色列首位君王的旅程。

主要内容

  1. 扫罗家庭背景与外貌描绘(9:1-2)
    • 提到有一个便雅悯人名叫基士,家境富裕;
    • 基士有个儿子扫罗,身材高大英俊,“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高大”。
  2. 扫罗寻找走失的驴子,四处不着(9:3-5)
    • 基士的驴子走失后,他派扫罗和仆人去寻找,几经辗转却找不着;
    • 扫罗担心父亲会因为找不到自己而挂念,考虑返程。
  3. 仆人建议去求问神人(撒母耳),求其指示(9:6-10)
    • 仆人听说城里有“神人”(即先知撒母耳),他的话极准,可以帮助找驴子;
    • 扫罗犹疑身上没礼物,但仆人有银子,二人便决定去见撒母耳。
  4. 神已先告知撒母耳,便雅悯人来时要膏他作王(9:11-17)
    • 撒母耳上高处献祭前,遇见扫罗;
    • 前一天神告诉撒母耳:“明日这时,我必使一个便雅悯人到你这里来,你要膏他作我民以色列的君。”
    • 撒母耳见到扫罗时,神指示他说“这人就是我要对你说的”。
  5. 撒母耳接待扫罗,宣告驴子已找着,并预示他的地位(9:18-24)
    • 扫罗想问驴子的事,撒母耳却先安慰他:驴子已找着;并暗示以色列人仰望的人正是你;
    • 撒母耳在筵席上请扫罗坐首位,并预备了特别的食物给他;扫罗惊异自己不过是便雅悯支派中微小的一员。
  6. 撒母耳与扫罗私下谈话,为其揭示神的计划(9:25-27)
    • 晚上他们同住楼顶;次日清晨,撒母耳要跟扫罗单独说话,以传达神对扫罗的心意;
    • 这场对话为第10章扫罗正式被膏为王做铺垫。

二、《圣经》撒母耳记上第九章比较重要的经文

  1. 撒上 9:2 「他(基士)有一个儿子,名叫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俊美,他比众民高过一个头。」
    重点: 扫罗外貌出众,吸引众人目光,但也预示以色列人所看重的“外在条件”。
  2. 撒上 9:6 「仆人对扫罗说:『看哪,这城里有一个神人…凡他所说的都必应验。现在我们不如往他那里去…或许他能指示我们当走的路。』」
    重点: 说明撒母耳在以色列中有公认的先知声望,也暗示“找驴子”事件是神安排扫罗与撒母耳相遇的契机。
  3. 撒上 9:15-16 「扫罗未到的前一日,耶和华已经指示撒母耳说:『明日这时候,我必使一人从便雅悯地到你这里来,你要膏他作我民以色列的君…因我民的哀声上达于我。』」
    重点: 神主权地挑选扫罗,并提前告知撒母耳;百姓的需求(立王)虽非神最初旨意,但神仍回应并预备。
  4. 撒上 9:21 「扫罗回答说:『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吗?…我家又是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你为何对我说这样的话呢?』」
    重点: 扫罗初闻自己可能被高举之事时的谦卑反应,与后期扫罗的骄傲形成对比。
  5. 撒上 9:27 「…撒母耳对扫罗说:『你吩咐仆人先走,我好将神的话传与你听。』」
    重点: 为第10章扫罗受膏埋下伏笔;“神的话”意味着极大使命与身份转变。

三、《圣经》撒母耳记上第九章给我们什么启示?

  1. 神能使用日常“小事”成就大计划
    • 扫罗一开始只是在找走失的驴,却被神奇妙地带到撒母耳面前,开启其王位之路;
    • 提醒: 在我们看来是“琐碎/偶然”的事,神却能用来带领人进入祂预备的道路。要在日常中敏锐神的引导。
  2. 神主权与人选择交织
    • 百姓要求立王,是对神不满的决定(第8章),但神仍在此事件中安排扫罗的出现;
    • 提醒: 神容许人做并非祂最初心意的抉择,但祂依旧在其中掌权,成就祂更大计划。即使我们走在“次优”的路,神仍可在其中施恩。
  3. 外在条件 vs. 内在敬虔
    • 扫罗被形容外貌出众,这正符合以色列人对“王”的期待;但后面章节显示其性格与灵命不足,酿成悲剧;
    • 提醒: 人常被外表和天赋吸引,但神更看重内心与顺服。我们要警惕不只注重外表“闪耀”,更要培养敬畏神的心志。
  4. 初时谦卑与后续生命走向
    • 扫罗起初对撒母耳的“抬举”感到谦卑、惊奇,称自己出身卑微;但后来我们会看到他因骄傲与不obedient而堕落;
    • 提醒: 一个看似谦卑的开始,并不保证一生都谦卑。我们需要持续保守自己的心,警惕权力或地位带来的试探。
  5. 先知的重要角色:宣告神话、为国家指示方向
    • 撒母耳在神与人之间搭桥,为扫罗带来启示与使命;
    • 提醒: 在教会或群体中,属灵领袖若紧贴神心意,就能带来关键的引导,但若领袖偏行己路,则易陷人于困境。
  6. 遇事先寻求神的指引
    • 仆人建议去找“神人”撒母耳,可见在关键时刻,知晓需要寻求属灵智慧;
    • 提醒: 我们若在疑惑或重大决策时,也应透过祷告、读经及向敬虔辅导者谘商,多方寻求神的心意。

总结

《撒母耳记上》第9章提供了扫罗首次出现在圣经中的故事:一个高大英俊却出身卑微的便雅悯少年,为了找驴子却在神的安排下与撒母耳相遇,神并预先向撒母耳启示要膏立这人做君王。此段凸显神在细微处的主权与带领,也揭开扫罗日后登基的序幕。

对当今信徒而言,这章提醒我们:

  • 日常生活中要敏锐神的作为,即使在小事、意外、挫折中,神也能有大计划;
  • 谨慎评估外在条件 vs. 内在敬虔
  • 始终保持对神的敬畏与谦卑
  • 若在迷惑或做重大决定时,要寻求神的指引与属灵领袖的帮助
    如此,我们就能在神的主权引导下,走向祂所预备的命定,而不因外表或偶然之事走偏。愿我们都能在看似普通或突发的经历中,学习依靠神,并尊祂为主。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