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幅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圣经》撒母耳记上第六章,描绘了约柜归还以色列人的场景。画面捕捉了非利士人将约柜放在一辆新车上,由两头牛拉着的瞬间。场景设置在以色列和非利士领土之间的开阔田野上,象征着过渡和神圣的引导,带领约柜返回家园。画面中心是约柜,两头牛朝向地平线前进,非利士人的身影在背景中逐渐消失,象征着他们放弃了约柜。画风逼真,强调了约柜旅程的重要性和它在没有人类指引下奇迹般返回的本质,凸显了上帝的力量和存在。
一、《圣经》撒母耳记上第六章讲的什么?
核心主题:非利士人因约柜带来灾祸,最终将约柜送回以色列地;以色列人部分人因擅看约柜被击杀
在第5章,非利士人掳得约柜后,境内接连遭受灾病与恐惧的打击。第6章延续这个情节,非利士人为了解除灾祸,召来祭司和占卜者商议如何处理约柜。最终他们按照占卜的指示,为约柜预备赎愆祭礼物,放在一辆新车上,由两只从未负轭、且已断奶却未回牛圈的母牛拉着,若母牛直接往以色列境内去,就显示这一切灾祸真是耶和华所降。事实证明母牛不顾犊子而直往伯示麦(以色列境内)去。伯示麦人收留约柜,却有部分人因窥看约柜内部而被神击杀,引出敬畏神之重要性。最后伯示麦人将约柜转送至基列·耶琳,以示尊敬与安全保管。
主要内容
- 非利士人如何送还约柜(6:1-9)
- 约柜在非利士地已满七个月,他们深受灾祸不得安宁;
- 非利士祭司和占卜者建议:不可空手送还,要献金老鼠五个、金痔疮五个(对应非利士五大城所遭的灾),作为赎愆祭;
- 他们做一辆新车,用两头刚断奶的母牛拉车,看牛是否往伯示麦(以色列地),若如此便知灾祸是神所降;若不然他们就当作凑巧之事。
- 约柜回归伯示麦(6:10-15)
- 母牛不顾犊子,径直向伯示麦的路走,连声哀鸣,但未回头;非利士人一直跟到伯示麦边界观看;
- 伯示麦人正在收割麦子,看见约柜大喜,祭司将车劈柴,将母牛献为燔祭,把金像摆在磐石上献与耶和华。非利士人见状后回本地。
- 伯示麦人擅看约柜被击杀(6:19-20)
- 但其中有部分人出于好奇或不敬畏,擅自窥看约柜内部,被耶和华击杀;死伤一时众多;
- 百姓恐惧,感到谁能在耶和华这圣洁的神面前侍立?
- 约柜转送至基列·耶琳(6:21 ~ 7:1连结)
- 伯示麦人向基列·耶琳人求助,把约柜接走,放在亚比拿达家中,由他儿子以利亚撒看守。
- 这样约柜暂时告一段落的回归之旅完成。
二、《圣经》撒母耳记上第六章比较重要的经文
- 撒上 6:5 「要制造你们痔疮的像和毁坏你们地老鼠的像,并要归荣耀与以色列的神…」
重点: 非利士祭司明白必须承认以色列神的权能,不可空手送回,要表达悔改或赎愆之意。 - 撒上 6:7-9 「…将两只未负过轭的母牛套在车上,把牛犊关在家里…看它们…若直行伯示麦的路,是耶和华降这大灾…若不然,我们便知道不是祂…」
重点: 非利士人用“测试”方式验证灾祸是否真的来自耶和华。 - 撒上 6:13 「伯示麦人正在平原收割麦子,举目看见约柜,就欢喜了。」
重点: 以色列人失去约柜数月,再见到时极其高兴。 - 撒上 6:19 「耶和华因伯示麦人擅观他的约柜,就击杀了他们中七十人…百姓因耶和华大大击杀他们就哀哭了。」
重点: 人若轻忽神圣,犯了大不敬,神的公义自不会姑息。 - 撒上 6:20 「伯示麦人说:『谁能在耶和华这圣洁的神面前侍立呢?这约柜可往谁那里去呢?』」
重点: 显示对神圣洁大能的敬畏,也暗示他们深觉自身不配而渴望有人可以妥善安置约柜。
三、《圣经》撒母耳记上第六章给我们什么启示?
- 神的威严与圣洁不可轻忽
- 无论是非利士人尝到灾祸,还是伯示麦人擅看约柜被击杀,都彰显神的圣洁与威严。
- 提醒: 我们对神要存敬畏的心,切勿将神当作寻常或随意对待,违背神的律例必受惩戒。
- 外邦人也可认识并敬畏真神
- 非利士祭司明白要“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且送还约柜以求止灾,说明即便他们不是神的选民,也能看见神的作为并做出回应。
- 提醒: 神的主权超越种族和地域;当神彰显大能,无论何人都应敬畏并顺服。
- 人对神心态:不可只因惧怕或利益
- 非利士人因灾祸而惧怕,送还约柜,但未见他们真正选择敬拜耶和华;反是尽快摆脱“麻烦”。
- 提醒: 我们也要省察自己:遇见困难时才寻求神,事后就疏远;或者只因惧怕神审判才勉强尊重神,却不真正爱祂?
- 敬拜或“归还神物”都需合乎神心意
- 非利士人听从祭司建议,献“赎愆祭”与送还约柜的行动,其实反映了他们对神有一定认知与顺服,也得到一定的结果(灾祸停止)。
- 提醒: 虽是外邦,占卜者依旧用他们所懂的方式表达敬意与顺服。我们敬拜神时,更应查验自己是否真正按圣经原则行事、存真诚敬畏。
- 神喜悦人欢喜接待祂,但仍要守规矩
- 伯示麦人见约柜归来大为欢喜,这本来是好事,但部分人却因好奇或忽视律法,擅自窥看约柜内部,导致被击杀。
- 提醒: 虽然我们能坦然无惧地亲近神,但必须记得神的圣洁与界限;不可让“亲近”变成“随便”。
- 神必在人间留有圣洁见证
- 非利士地七个月的灾祸、金像赎愆祭、母牛载送约柜,乃至伯示麦的教训,合力宣告:神不会默许任何对祂圣名的亵渎;祂自有方法让世人看见祂的威严与荣耀。
- 提醒: 即使人在外表看来得胜或掌控,但神的手随时可行审判或施怜悯,坚固祂的名在地上。
总结
在《撒母耳记上》第6章,非利士人因约柜带来的连番灾祸,最后决定“若再留着也是祸”,便精心打算将约柜连同赎愆礼物一起送回以色列。神藉此向外邦与以色列双方彰显:
- 祂独一无二的圣洁(不能把约柜当作玩物),
- 祂对偶像和不敬之举的严厉审判,
- 即使被掳也依旧掌管全局,最终约柜顺利回归。
对我们今日而言,这章教导我们:
- 不管我们曾多么地“带着神的器物”或“自认为敬拜神”,若缺乏真正的敬畏和顺服,仍会招致神的管教;
- 神的手能胜过各种环境与势力,我们要在胜利或失败中都保持对祂的敬畏;
- 喜乐亲近神时,也要谨记神是圣洁的,不能以轻率或随便的方式亵渎祂。
愿我们于日常敬拜与生活中,都能保持对神的畏惧与敬爱,让祂的荣耀在我们中间被高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