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幅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圣经》士师记第十五章,描述了参孙通过放火烧毁非利士人的麦田来复仇的场景。画面显示参孙这位强大的人物正在释放一群尾巴上绑着火把的狐狸进入非利士人的干燥麦田。背景描绘了一片广阔的燃烧田野和戏剧性的天空,展示了巨大的破坏。参孙在前景中,面露坚定的表情。这一场景捕捉了他的行动对非利士经济的影响和当时的混乱。画风逼真,捕捉了火焰的强度和那一刻的绝望。
一、士师记第十五章讲的什么?
核心主题:参孙对付非利士人的连番冲突与神的恩典
士师记第十五章延续了参孙在与非利士人相处时所激发的冲突场面。起因是参孙想去看望他的妻子(却发现妻子已被岳父“改嫁”给他的朋友),进而引发参孙怒火。他采取极端报复手段,导致非利士人也加倍打击,双方冲突不断升级。最后,参孙在犹大人“出卖”他给非利士人之时,藉着神的灵再显大能,用驴腮骨击杀一千非利士人。章节结尾,参孙因极度口渴向神呼求,得神神迹般供应水源。
主要内容
- 妻子被“改嫁”,参孙怒火引发冲突(15:1-6)
- 收割时节,参孙想探望妻子,才发现岳父已将她另嫁给他所谓的“朋友”;
- 参孙大为震怒,捉了三百只狐狸(或火把在狐狸尾巴间),放火烧毁非利士人的庄稼、禾捆、葡萄园、橄榄园,造成毁灭性打击;
- 非利士人报复,将参孙的妻子和岳父烧死,冲突进一步升级。
- 参孙大败非利士人,暂居以坦磐石(15:7-8)
- 面对非利士人的杀戮与挑衅,参孙发誓要报仇,击杀了许多非利士人;
- 随后他退到犹大的“以坦磐石”(或译“以坦穴”)居住。
- 犹大人与参孙的角力,参孙再现大能(15:9-17)
- 非利士人攻打犹大地,犹大人恐惧,便聚集三千人到以坦磐石,要把参孙交出;
- 参孙要求他们保证“不亲手杀他”,同意让犹大人捆绑带他出去;
- 非利士人见到参孙,以为稳操胜券。谁料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参孙,他挣断新绳,用一块新鲜的驴腮骨击杀一千非利士人,留下著名的“驴腮骨之战”。
- 参孙求水得神拯救(15:18-20)
- 参孙大战后口渴难耐,呼求神,神使一处地方裂开涌出活水,参孙得以复元;
- 此地因此得名“隐哈歌利”(意为“呼求者之泉”或“求告之泉”);
- 参孙在士师的职位上继续作以色列的士师二十年。
二、士师记第十五章比较重要的经文
- 士师记 15:3
「参孙对他们说:『这回我加害于非利士人不算有罪。』」
重点: 参孙为自己的报复行为辩解,揭示出他强烈的报仇心态与个人冲动。
- 士师记 15:14
「参孙到了利希,非利士人都迎着喧嚷。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参孙,他臂上的绳就像火烧的麻一样…」
重点: 参孙的力量并非出于自己,而是源于“耶和华的灵”大大降临;这是他能击败非利士人的根本原因。
- 士师记 15:15-16
「他见一块未干的驴腮骨,就伸手拾起来,用以杀了一千人…参孙说:『我用驴腮骨杀人成堆…』」
重点: 展现参孙在战场的惊人武力,也同时显出他自我夸耀的口吻。
- 士师记 15:18-19
「参孙甚觉口渴,就求告耶和华说:『…我岂要死在这里…』神就使利希的一个洼处裂开,有水从其中涌出来。参孙喝了,精神复原,因此那泉名叫隐哈歌利…」
重点: 在参孙极度软弱、濒临死亡时,他终于谦卑向神呼求,神也怜悯他,奇妙供应活水。
三、士师记第十五章给我们什么启示?
- 人的冲动与神的恩典并行
- 参孙多次以个人情绪与冲动行事,造成无尽的报复循环;但神仍能在混乱中成就拯救计划。
- 提醒: 神经常在我们的软弱与失控中施行怜悯,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随意放纵脾气、伤害他人;更应学习自省与顺服。
- 真正力量来自耶和华的灵
- 参孙那惊人的武力并不在乎外在工具(不过是一块驴腮骨)或自身能耐,而是“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所致。
- 提醒: 无论我们的才干、环境多么有限,只要神愿意使用,“五饼二鱼”也能行大神迹;关键在于是否与神同工、尊祂为王。
- 呼求神、承认有限才能经历神的恩手
- 参孙在战胜后极度口渴,几乎性命不保时,终于“谦卑”下来呼求神。神便开路赐水,令他“精神复原”。
- 提醒: 我们往往在顺境或自恃能力时不太呼求神,但在困境中才发现自己有限。若能时时保持谦卑与依靠,会更早、更深入经历神的供应。
- 复仇循环与伤害
- 参孙多次与非利士人之间的报复,让两方仇恨升级,犹大人也被牵连。
- 提醒: 当一个人只按情绪或自我意志行事时,会带来更广泛的破坏。神儿女要警醒,不要随意报复和计较;宁可学会用智慧与爱化解冲突。
- 神能够使用不完全的人
- 参孙的性格充满缺陷,但神在当时仍然拣选他作为士师,对非利士人施行审判,也保护了以色列人。
- 提醒: 我们虽有软弱与短处,若肯回转寻求神,神仍能借着我们成就祂的美意。这既是恩典,也是一种督促:要与神同心,避免让缺陷过度放大而造成更多遗憾。
总结
《士师记》第十五章里,参孙以怒火报复非利士人,引发更剧烈的冲突,甚至连犹大同胞也因惧怕非利士人而“束手就擒”,想把参孙交出。参孙虽常凭冲动行事,但每当耶和华的灵临到,他就能行大能奇事。结尾处,他在极度口渴的绝境中首次谦卑呼求神,神也供应了他生命所需。
对今日信徒而言,参孙的经历提醒我们:即使被神拣选、赐下恩赐,也不能任意妄为、随意发怒或沉迷欲望;真正得胜与保护,唯靠圣灵的同在。我们若愿谦卑依靠神,在软弱中仰望祂,必能体验到祂的慈爱与奇妙作为。愿我们都能从参孙的失败与蒙恩经历中汲取教训,谨守与神的关系,避免被情绪和血气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