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幅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圣经》士师记第十一章,描绘了耶弗他在与亚扪人作战前向主发誓的场景。画面显示耶弗他身着古代战士服装,庄严地站在崎岖的景观中,他仰望天空,正发誓。周围的景观荒凉且令人生畏,象征着前方的挑战。天空戏剧性地聚集了乌云,仿佛为了见证他的承诺。这一刻捕捉了他誓言的重要性,他承诺如果胜利,将牺牲首先从他家中出来迎接他的生灵。画风逼真,强调了场景的情感强度和历史背景。
一、士师记第十一章讲的什么?
核心主题:耶弗他因家世被逐,却被基列长老请回作领袖;对抗亚扪人得胜,但为不慎之誓而痛失爱女
整章主要讲述士师耶弗他(Jephthah)的背景与事迹。耶弗他原是基列的儿子,但母亲是妓女,因此被同父异母的兄弟赶出家门。后来,亚扪人来攻击基列人,基列长老意识到耶弗他是个大能的勇士,就请他做元帅来率领以色列抵御外敌。耶弗他先与亚扪王交涉,解释以色列先祖取得这地的合法性并非掠夺,却遭到对方拒绝,遂借着神的灵击败亚扪人。然而,耶弗他开战前向神许下急躁的“献祭誓言”——若能得胜,就把“凡出他家门来迎接他的”献为燔祭。最终回来时,最先出来迎接他的竟是亲生女儿,他因誓言不得不付出极沉痛的代价。
主要内容
- 耶弗他的身世与被逐(11:1-3)
- 耶弗他是基列人,但母亲是妓女,同父异母的兄弟不容他承受家产,将他逐出家门;
- 耶弗他离开后住在陀伯地,聚集了一些“匪徒”或“游荡之徒”跟随他。
- 基列长老请耶弗他回归,作元帅(11:4-11)
- 亚扪人来攻打基列,危机之际,基列长老主动邀请耶弗他率军迎敌;
- 耶弗他提出条件:若神使他得胜,他就要成为基列的领袖,长老们同意并在米斯巴向耶和华立约。
- 耶弗他与亚扪王的交涉(11:12-28)
- 耶弗他先试图以外交方式解决冲突,陈明历史(摩西时代并未抢夺亚扪地,乃是击败亚摩利王后取得之地);
- 亚扪王不肯听信,坚持声称以色列夺了他们的土地,最终谈判破裂。
- 耶弗他向神许愿,率军得胜(11:29-33)
- 耶和华的灵降在耶弗他身上,他带军前进;
- 开战前,耶弗他因冲动许下“凡出我家门迎接我之人,我必以燔祭献给耶和华”的誓;
- 神使耶弗他大大得胜,一举击退亚扪人二十多座城。
- 耶弗他献女儿,痛苦的结局(11:34-40)
- 耶弗他回家时,迎接他的竟是他的独生女儿;
- 他极度悲痛,却认为必须履行对神的誓言;
- 女儿顺服父亲,但请求先去山间与同伴哀哭处女之事两月,之后回到父亲面前;
- 经文最后表明,以后在以色列中,每年有四天,少女们会去为耶弗他的女儿哀哭或纪念。
二、士师记第十一章比较重要的经文
- 士师记 11章:1-2节
「基列人耶弗他是个大能的勇士,是妓女的儿子…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把他说:『你不可在我们父家承受产业,因为你是妓女的儿子。』」
重点: 耶弗他悲惨的出生背景,导致他被排斥,亦为其日后性格塑造埋下伏笔。
- 士师记 11章:9节
「耶弗他对基列的长老说:『你们叫我回去与亚扪人争战,耶和华把他们交给我,我可以作你们的领袖吗?』」
重点: 耶弗他对自己的身分与权益提出交涉;也显示他深知胜败在乎耶和华。
- 士师记 11章:29-30节
「耶和华的灵降在耶弗他身上…耶弗他就向耶和华许愿说:『…凡出我家门迎接我的…我必以燔祭献给耶和华。』」
重点: 耶弗他本已蒙神灵加力,却多此一举地许下急躁的“献祭”之誓。
- 士师记 11章:34-35节
「耶弗他回到米斯巴,不料,他女儿出来…耶弗他看见她,就撕裂衣服…说:『…女儿啊,你使我甚是愁苦…因为我已经向耶和华开口,就不能挽回。』」
重点: 这幕无比悲壮,展现了“誓言”在当时被视为对神必须兑现的圣约,而后果极其惨痛。
- 士师记 11章:39-40节
「…父亲就照所许的愿向她行了…在以色列中…每年有四天,以色列的女子去为基列人耶弗他的女儿哀哭…」
重点: 结尾突显了耶弗他女儿结局之凄凉及以色列人对她的长期纪念。
三、士师记第十一章给我们什么启示?
- 神能使用卑微出身的人完成大事
- 耶弗他是“妓女的儿子”,被家人驱逐,却仍被神拣选成为士师,带领以色列人得胜。
- 提醒: 在神眼中,无论出身或背景如何,都能被神翻转使用;不要轻看自己或他人的卑微境况。
- 得胜源于神的灵,而非人的冲动
- 耶弗他的胜利其实是“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的结果,而非他自己急于讨好神的“献祭誓言”。
- 提醒: 我们行事需要分辨并依靠圣灵的带领,不可凭血气或错误的宗教热心“加码”,以免造成悲剧。
- 说话、许愿要谨慎
- 耶弗他因急躁、缺乏智慧,许下“把第一个迎接他之人献为燔祭”的毒誓,最终酿成惨剧。
- 提醒: 圣经多次教导我们“不可冒失起誓”(传5:2-5;太5:33-37),要谨守言语,三思而后言,避免无法收回的承诺。
- 誓言的庄重与信实
- 尽管这誓言非常惨痛,但耶弗他仍认定对神之言必须兑现,彰显了当时对“信实”与“敬畏神”的极端看重。
- 提醒: 我们固然要谨慎许愿,一旦许愿就当尽力履行。更重要的是,在属灵生活中要珍惜每一次对神的承诺,并以敬畏之心看待。
- 家庭、儿女与父母的关系
- 耶弗他的女儿自始至终顺服父亲,呈现当时以色列文化中的孝顺与顺服。但也要留意,她本是无辜受害者。
- 提醒: 作为父母,当警醒自己任何“草率决定”都可能殃及家人。作为儿女,也需思考在敬畏神与尊重父母之间如何拿捏平衡。
- 悲剧的警世:热心不可取代真理
- 耶弗他对神的热心无法否认,但不合圣经原则的极端“献祭”终究伤及至亲。
- 提醒: 做任何事奉或献上时,要先确认是否符合神的心意与教导。热心若无真理指引,易流于迷信或冲动。
总结
士师记第十一章展现了耶弗他的勇敢与信心,也揭示了他在缺乏深层神学与敬拜知识下,所许下的鲁莽誓言所酿成的悲剧。这个故事提醒我们,神能翻转卑微之人,并赐下大能得胜;但若不谨慎行事、缺乏智慧分辨,即使是对神的“敬虔热忱”也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创伤。
对今日信徒而言,我们既要感恩神对任何出身、背景都能施恩使用,也要警醒在言行、许愿和对神的事奉上,不可掺杂血气或急躁。当我们真正明白神的属性与真理,就能在更稳固的基础上经历神的得胜与祝福,同时避免重蹈耶弗他的“悲剧誓言”之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