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第15章,这是一段极其关键、甚至可以说是整卷书中最重要的经文之一。耶路撒冷大公会议,不仅回应了早期教会面临的一次重大神学危机,更为我们今天的信仰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榜样和属灵光照。

遇到问题要正面面对!永远不能逃避问题

别总觉得教会就是一团和气、全是同一个声音、大家都温柔可爱。那是童话,不是教会。真正的教会,一定是有分歧的,甚至有激烈辩论的。你看保罗、巴拿巴跟那些从耶路撒冷下来的“犹太派”弟兄辩得不可开交。为啥?因为涉及核心问题——“得救是否只靠信耶稣?”这是生死问题。

所以超哥提醒我们:不要怕争议,更不要逃避问题。只要我们是为了真理,为了教会的合一、为了主的心意,该面对的争论,我们就得站起来,不装死。

一、敞开、宽广的福音神学

彼得说:“神也赐圣灵给他们(外邦人),正如给我们一样。”这句话很打动人。彼得不是说理,而是讲“他亲眼见证”神的作为——是圣灵先认可的这些外邦人,而不是他们先表现得“合格”。

雅各最后总结:“不可难为那归附神的外邦人。”这是高度共识,不是为了“和稀泥”,是站在神的恩典之上、以福音为中心做的选择。你发现没有?他们没有为了保护制度去压人,而是为了让人轻装上路去奔跑十字架的道路。这种敞开的神学,不是松,是有担当地放手。

我们今天有时候比初代教会还狭隘,动不动就“你不合群”、“你做法不合圣经”、“你不属灵”。我们需要的,不是控制别人让他们跟自己一样,而是看得见谁是真实信主的、是谁在走向耶稣的路上,就接纳他、同行。

二、自由、丰盛的宣教策略
保罗和巴拿巴因为马可分道扬镳,路加写得很平实:他们分开,各自带人出去宣教,继续建教

超哥说,今天我们太容易因为谁说了什么、谁没支持我、谁和我观点不同就卡在那里了,耗在“谁对谁错”上。耗着耗着就不做事了,心一凉,就在教会里走形了。

但你看这群使徒,他们不是不痛,但他们没停。他们继续前行,继续讲道,继续建教会。他们知道神的国比自己的委屈大多了。

保罗不内耗

圣灵和我们定意

THE END